【工伤人损】男子工地干活没有三级教育、没有人脸识别,发生工伤包工头推诿不管,霖澳律师突破0证据困境,锁定责任主体,助其成功获赔
2025年5月22日,王霖接到包工头张三的电话,前往某工地做临时工。然而,该工地管理混乱,既没有三级教育,也没有进行人脸识别。
6月8日,王霖在室外空调外机棚上焊接护栏时,因手中钢管突然滑落砸到左手,致其左手食指指尖受伤。
王霖受伤时张三恰好在场,遂开车将王霖送去医院治疗,并垫付了医疗费,而后又向王霖转了1000元的受伤补助费。待王霖出院时,张三仅承诺月底支付王霖工资,但对后续赔偿却是只字不提,最后直接冷处理。
为此,王霖果断决定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并选择委托#霖澳律师事务所梁洁律师 担任代理人,全权处理赔偿事宜。
梁律师了解情况后,迅速对案件展开全面梳理,发现王霖手中几乎没有任何实质证据,既没有聊天记录,也没有转账记录。
于是,为了获取更多证据,梁律师亲自前去工地实地探查,然而项目临近收尾,现场无任何公示牌,根本无法明确项目方及分包方信息,也没有人愿意透露相关信息。
面对该情况,梁律师随即调整办案策略,转而通过其他合法途径,成功查到案涉项目的建设单位、总包单位以及分包单位信息,精准锁定责任主体。
随后,住建局组织双方调解,但项目方及张三均否认与王霖存在劳动关系,不认可构成工伤,且仅愿给一个月误工费。
对此,梁律师展开充分说理,指出王霖确系在为该项目提供有偿劳动过程中受伤,依法应获得相应赔偿。
经过多轮沟通,双方达成书面调解协议,约定由张三一次性支付王霖各项赔偿款共计5万元,现已履行完毕。
梁洁律师:“本案当事人发生工伤,遭包工头冷处理。我们介入后,主动出击,在几乎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从细微处寻找突破口,亲自跑工地、调信息,最终成功锁定责任主体。之后,在调解过程中,面对项目方‘不认劳动关系、不认工伤’的强硬态度,我们坚持从实际用工事实出发,最终促成5万元赔偿的调解结果,虽不及工伤标准全额赔偿,但在0证据起点下,已是来之不易的胜利。”
梁洁 擅长领域:人身侵权、交通事故、工伤事故、劳动争议 所获荣誉:2022年度团队贡献奖、环境权益维护志愿律师、2023年度团队贡献奖、2023年度工伤人损品类十佳案例、2024年度优秀律师、2024年度劳动争议品类十佳案例 同行评价:梁洁律师拥有丰富深厚的法律专业知识,能够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件相结合,擅长各类法律文书写作,具有良好的理解能力与沟通能力。在执业生涯中,一直致力于“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力求最大程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免费咨询:18048594636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