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人损】工人手臂被卷入机器,公司拒付赔偿,霖澳律师揭开公司伪善面具,全程为工人保驾护航,成功认定工伤,拿回应得赔偿超22万
案情概要
工人手臂被机器压伤,公司方拒付工伤赔偿
2021年,55岁的陈青入职到A公司,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A公司雇佣陈青从事剪折弯工作,月薪6500元。
2022年3月8日,陈青一如既往地在流水线上操作着不锈钢盒子,结果意外不幸发生了——陈青在推送不锈钢盒子进入折弯机时,其右手不慎被卷入机器。
随后,陈青被工友火速送往医院救治,历经1个月的治疗和恢复,陈青出院回家休养,其出院证明书中载明,陈青右尺桡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右尺动脉断裂。
事发后,A公司的老板多番前往医院看望陈青,并在陈青出院后,向其支付了停工留薪的工资及生活费,但对于其他的赔偿事宜却只字不提。
为了能够更加妥善地解决后续的索赔问题,陈青委托到了#霖澳律师事务所的袁野律师为代理人。袁律师介入后向陈青分析到,其属于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因工受伤,属于工伤,A公司理应进行工伤赔偿。
霖澳律师详查案情,有条不紊推进工伤认定流程
随后,袁律师先是与A公司取得了联系,经过初步沟通,袁律师发现,A公司表面佯装得十分配合且态度良好,可每当谈及工伤赔偿时,A公司都总是用其他说辞搪塞敷衍。对此,袁律师当即收集好各项证据材料,先行协助陈青申请工伤认定。
2022年12月20日,陈青成功被认定为工伤,紧接着,陈青在袁律师的协助下,向A公司提出了离职,并再次要求A公司支付相应赔偿。此时的A公司终于露出了真实面目,称陈青是敲诈勒索,坚决不会再支付陈青任何一笔钱。
面对A公司的态度三百六十度大转变,袁律师早有准备,在陈青离职前,袁律师就已经协助陈青完成了劳动能力鉴定,确认陈青系八级伤残。
前期工作准备妥善,袁律师便协助陈青申请劳动仲裁,请求确认陈青与A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解除,并由A公司支付各项赔偿共计32.8万元。
A公司收到开庭通知书后,主动联系到了陈青,表示A公司已经为其进行了商业险的报销,后续保险公司将直接打款至陈青的账户,而其得到的这笔钱,应从其主张的赔偿款中扣除。对此,陈青也表示认可,经过袁律师的把关,双方签订了一份协议,对扣除保险报销费用的事宜进行了约定。
霖澳律师助工人提起仲裁,全力维护工人权益
正式开庭之时,A公司辩称,陈青存在旧伤,其伤残鉴定评级明显过高,并且陈青受伤自身存在重大过错,应当承担相应责任;另外,陈青离职时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4年,按照相应法律法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应当按照全额的60%支付。
对此,袁律师指出,陈青经具有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鉴定为八级伤残,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A公司未给陈青购买工伤保险,按照相应法规,A公司应依法承担工伤赔偿责任,而A公司所提出的,陈青存在旧伤、伤残鉴定评级过高,以及陈青受伤存在重大自身过错,应当承担相应责任的主张均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
最终,仲裁委支持了陈青大部分主张,其中,对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按照全额的60%进行重新计算后,裁决由A公司支付陈青各项赔偿共计223422.84元。
霖澳律师觉察裁决漏洞,助工人提起诉讼,拿回全额赔偿
此裁决结果一出,袁律师对其中各项赔偿的金额进行了逐一核对,发现其中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计算基数存在问题,于是当即重新整理资料协助陈青就该裁决结果提起诉讼。另一边,A公司也同样不服裁决,提起了诉讼。
随后,法院进行并案审理,开庭之时,A公司提出,由于陈青在住院期间,因其主观存在故意延长住院时间的情形,导致相关费用增加,因此A公司不应支付相关费用,并且在最终的赔偿金额中,应扣减保险报销费用。
对此,袁律师指出,已有的相关各项病例材料可以证明,陈青的住院治疗均符合医嘱,不存在主观故意的情形;另外,在计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时,不应按照原先仲裁确认的6785元为基数计算,而是应该按照7076元为基数进行计算。
最终,经过法院审理查明,采纳了袁律师的代理意见,经过重新核算,确认A公司应支付陈青各项赔偿227587.89元,扣减保险报销费用38100元,A公司应支付陈青189487.89元。
案件结果
判决结果出来后,A公司不服,提起了上诉,袁律师再次协助陈青应诉,在铁证和事实面前,A公司的辩驳十分苍白,最终,法院驳回了A公司的上诉,维持原判。
办案心得
袁野律师:“本次案件比较棘手,公司方从一开始就不愿支付赔偿款,后经过重重程序,从仲裁到二审,我们始终没有给公司留有任何辩驳的余地,全力保全当事人的权益,最终成功帮助当事人拿回了应得的赔偿。通过本案想提醒大家,劳动者在面临权益受损时,一定要保持警惕,并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以保障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案件承办人
袁野
霖澳律师事务所
副主任、高级合伙人、工伤部主办律师
擅长领域:工伤人损、交通事故、劳动争议、合同纠纷、债权债务
所获荣誉:2022年度团队贡献奖、2023年度团队贡献奖、2023年度工伤人损品类十佳案例、2023年度交通医疗大类十佳案例、2024年度优秀律师、2024年度工伤人损品类十佳案例、2024年度交通事故品类十佳案例
同行评价:袁野律师有着丰富的办案经验,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专业能力,擅长工伤人损、交通事故、劳动争议、合同纠纷及债权债务领域。此外,袁律师始终坚持着从委托人的角度出发,以委托人的合法权益最大化为工作目标,以专业的视角和逻辑剖析各类案件,为委托人排除万难,受到委托人的高度赞誉与好评。
(注:文中人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