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12年老员工忠心耿耿帮公司做事,公司却不给签合同、买社保,还拖欠工资,霖澳律师助其解决劳动关系认定难题,成功拿回8万
案情概要
12年老员工被公司拖欠工资,霖澳律师介入助其维权
2012年,四处找工作的王彬遇到了刚开始创业的李国栋,经过一番交谈,两人一拍即合,自此王彬开始为李国栋做事。
随着李国栋的生意越做越大,2016年3月,李国栋正式创办了自己的公司——A公司,而王彬也成为了A公司的一员,但李国栋并未与王彬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亦未给王彬购买社保。
而王彬在这方面的维权意识本就比较淡薄,因此其并未过多在意,只觉得A公司能按时发工资就行。
时光荏苒,转眼来到2018年,李国栋设立了分公司——B公司,而B公司成立后,王彬服从调动安排,开始在B公司上班,并且不久后,王彬的妻子也进入了B公司工作。
然而,好景不长,从2019年开始,李国栋不止一次向员工传达公司效益越来越不好的信息,并于同年8月,开始拖欠员工工资,而王彬和他的妻子也不例外。
但也许是考虑到多年情分,虽然王彬未收到公司统一发放的工资,但他每次找到李国栋催讨工资时,李国栋都会爽快打钱,因此,王彬一开始并未太在意拖欠工资的问题。
可虽说王彬的工资有了着落,其妻子的工资却一直被拖欠,对此,王彬多次找到李国栋沟通,但李国栋的态度却变得十分冷漠。
因为这件事,两人心中产生了隔阂,王彬最终决定通过法律途径维权。经过多方对比,王彬选择了#霖澳律师事务所。
律所#潘虹安律师 接待了王彬,听完王彬的基本情况,潘律师分析到,王彬所在的B公司既没有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也一直未给其购买社保,还存在拖欠工资的情况,B公司已经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王彬可以依法主张赔偿。
霖澳律师深入剖析案情,助工人仲裁维权
听完潘律师的分析,王彬心中有了底气,当即委托了潘律师为代理人,协助自己维权。潘律师介入后,开始着手整理相关证据材料,不放过任何细节。
在此过程中,潘律师针对王彬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潘律师告知王彬,首先,关于B公司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因已过1年时效,王彬如今已无法主张未签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
其次,虽说王彬自2012年就开始为李国栋打工,但因此前双方并未签订任何协议条款,且A、B两个公司也是在2016年和2018年才成立的,因此在认定工作年限上,大概率只能争取从2016年至2024年的这8年,而2012年至2016年这4年,只能尽量争取。
对案件情况进行细致分析后,潘律师立马协助王彬以“公司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已严重侵害本人合法权益”为由,向B公司发送了《被迫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
待一切证据材料准备妥当,潘律师便协助王彬将A、B公司列为被申请人,申请劳动仲裁,请求确认B公司与王彬2012年至2024年期间存在劳动关系、由B公司支付欠付工资以及经济补偿金,并由A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果不其然,经仲裁委审查,并未确认双方2012至2016年的劳动关系,不仅如此,因2016年至2017年间的能够证实劳动关系的证据较为薄弱,最终仲裁委仅认定了王彬与B公司2017年至2024年存在劳动关系,并裁决由B公司支付王彬被欠工资1万元及经济补偿金7万元。
裁决结果出现“乌龙”?霖澳律师未雨绸缪,稳住局面
裁决结果下来后,表面上看,王彬已初步实现了诉讼请求,但潘律师凭借其敏锐的专业洞察力,发现裁决中隐藏了一个关键问题,即仲裁委认定王彬与B公司2017年至2024年存在劳动关系,而B公司成立的时间却是2018年,因此实际上能够确认的劳动关系年限应该是2018年至2024年。
对此,潘律师立马提高警惕,因为B公司大概率会就此提起诉讼。于是,潘律师迅速寻找应对措施,果不其然,B公司没过多久便针对裁决提起诉讼,坚决认为劳动关系应当从B公司成立的时间即2018年开始认定,而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年限也应从2018年算起。
对此,潘律师早有准备,当庭反驳到,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与新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在计算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的工作年限时,劳动者请求把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工作年限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本案中,王彬自2016年A公司成立之初便在A公司就职,直到2018年B公司成立后,才受李国栋安排至B公司上班。如今王彬因B公司未缴纳社保提出被迫离职,在计算经济补偿金时,应当将王彬在A公司的工作年限与在B公司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
面对铁证,B公司哑口无言,最终,法院虽重新认定王彬与B公司于2018年至2024年期间存在劳动关系,但仍然支持了王彬主张的8个月的经济补偿金。
案件结果
法院判决,确认王彬与B公司于2018年至2024年期间存在劳动关系;由B公司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支付王彬工资1万元以及经济补偿金7万元。
办案心得
潘虹安律师:“本次案件比较棘手,因为涉及的年限很长,加之其中2012年至2016年这段时间,虽说当事人已经跟着公司法定代表人做事,但因前期管理并不规范,因此在后期认定劳动关系年限的时候,遇到了一些棘手的难题。后续,虽说仲裁结果不错,但因裁决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公司方提起了诉讼,但好在我从裁决结果一出来的时候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快速找到了应对措施,成功规避了可能出现的风险,最终拿到了一个不错的结果,当事人十分满意。”
案件承办人
霖澳律师事务所
擅长领域:劳动纠纷、债权债务、合同纠纷
所获荣誉:2024年律所新锐奖、2024年度劳动争议品类十佳案例
同行评价:潘律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执行力,能够适应案件中的新情况,从而高效完成工作内容。在案件办理中善于分析问题、捕捉细节,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能够为当事人争取更多权益。
(注:文中人名均为化名)